Sunday 20 October 2019

環遊東京(2)元宿 新宿 神樂坂

酒店和洋結合的自助早餐還算豐盛,餐畢外出觀光,目的地是元宿明治神宮和新宿周邊。


去地鐵站的路上,經過國會副議長公館,緊接着乃木神社,順便一看。乃木神社主祭神是乃木希典和乃木靜子,乃木希典在日俄戰爭時期官拜陸軍大將,還參加過日清甲午之戰,曾經出任台灣總督。明治天皇出殯日當晚與妻靜子一起為天皇殉死,被日本人奉為武士道典範。神社不大,位於乃木公園內,旁有小型稻禾千本鳥居,乃木故居也在公園裡面。


 國會副議長公館
 乃木公園
 乃木神社



附近的地鐵站也稱乃木坂,從這裡搭地鐵兩個站就來到明治神宮前,跨過神宮橋,明治神宮大大的木制鳥居呈現眼前。製作此鳥居的木料乃產於台灣阿里山樹齡1200年的檜木,1966年此鳥居曾經被雷電擊損,1976年修復。



神宮參道兩旁樹木參天,綠茵一片,鳥語花香。明治神宮佔地70公頃,1915年興建時,各地捐贈了十萬餘株不同種類的樹木,十一萬志願者參與植樹,花了五十年時間建成了鬧市中心的人造森林,比預期的一百年縮短一半時間。大正天皇於1920年神宮落成後訂下規矩,所有車輛在第一鳥居前必須停車,不準駛入。參道旁擺滿了和洋酒商獻祭的酒桶。




從第一鳥居至第三鳥居後面的拜殿,參道長約一公里。第二鳥居也是台灣檜木所造,參道和一般神社筆直的參道不同,轉了一個彎,才到拜殿。拜殿沒有想像中的豪華,殿前也是御手洗,到處可見天皇的菊花紋章。神宮的工作人員除穿着特定制服,出工還有一定儀式。

 第二鳥居

第三鳥居

 神楽殿

神宮拜殿


隨處可見皇室的菊花紋章


 御手洗



也見到詛咒香港黑警和林鄭的繪馬


來參拜的日本人不少,每奉新年是熱門的參拜地,據說每年的元旦短短三天多達三百萬人前來參拜,可見明治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,畢竟他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日本,神宮內展示了明治天皇即位時的誓詞。明治維新在世界史上堪稱奇蹟,一個既小且窮,資源貧乏,災難頻繁的偏僻島國,僅用不到半個世紀,便實現了社會經濟軍事等多方面的脫胎換骨,成為世界列強之一。



明治神宮旁邊的代代木公園和代代木體育場是市民休閒的地方




原宿駅附近的竹下通人頭湧湧,有不少打扮新潮入時的年輕男女 ...... ,這些均非我們年齡段的人會感興趣的事情了。又搭車去一站之遙的澀谷,看看昨晚未能謀面的忠犬八公和人流洶湧的著名十字路口,人流沒有晚間放工時分那麼多,還看到一位中年男士在鬧市舉牌徵婚的有趣畫面。







再搭地鐵到東京都廳,門外排着長長的人龍等候都廳展望室,這裡是外國遊客熱門的觀光點。這座雙子星大樓完成於1990年底,是東京都政府所在地,不見森嚴的警衛,門口也沒有掛著顯眼的xx機構神主牌位,十分親民,裡面的員工食堂還對外開放。旁邊飛碟型建築是東京都廳議會。



等候了約二十分鐘,經過安檢登上電梯,只需22秒就上到202米高的展望室,整個東京市容360度一覽無遺。高樓櫛比鱗次,可見青蔥綠地就是明治神宮那片人造森林,最後那張照片遠方山嶺的最右邊應該是富士山,可惜今天“神隱”了。此次關東之旅不如說是江戶行,所到之處大多是有幕府歷史沉澱的地方,東京都展望室是個例外。





在樓下的旅遊中心打聽颱風災後的交通信息,以便安排日後行程,結果令人失望。許多鐵道路基被衝斷,修復需要一段時間。再到JR新宿站查詢,到富士河口湖的電車仍未開通行駛,若坐巴士則塞車厲害。幸喜輕井澤交通部分恢復正常,但是大批車輛遭風災後的大水浸泡,班次減少。一切有待繼續觀察,並另作打算。暫時不理,繼續今天行程。充分利用手中的72小時地鐵車票,搭車去飯田橋駅,參觀附近的東京大神宮。

 新宿駅

飯田橋駅及周圍

東京大神宮作為伊勢神宮的遙拜殿,也拜祭傳說是天皇祖先的天照大神。在東京也頗具地位,與明治神宮,靖國神社,日枝神社,大國魂神社並列東京五大神社。祭祀與皇室相關神明的地方才能稱為神宮,地位崇高。





許多單身女子喜歡來此求祈求姻緣,也有父母帶着孩子們來這裡參拜,度過所謂七五三節。這是感謝神祇保佑之恩,並祈祝兒童能健康成長的神道教傳統節日,在兒童三歲,五歲和七歲時合家參拜,衣着隆重。神宮外遇到一家三口穿着華麗的和服拍照留念,也是為七歲的小妹妹來過七五三節。可愛的小妹妹穿着名為“振袖”的和服,乃幕府時代武家的服飾。男主人自豪地向我們展示他和服上的紋徽,顯示他們家是古時豪門的後代。




從大神宮步行到曾經藝伎群集的煙花之地--神樂坂,看看今日風貌。路途中見有教堂和西式酒吧餐廳佔領了主要幹道,橫街窄巷中才有一些店鋪經營日式料理,舊日花街風情所剩無幾。最近剛看過一套有關神樂坂的電視劇,劇中昔日的藝伎已經改行經營教習書畫和三味線(一種類似中國三弦的日本樂器)的學校。






神樂坂通的善國寺,古今結合,遇到幾位“韓裝”大媽,頓時破壞了日和風情。



屢經劫難的赤誠神社,原本鎮守上野國赤誠山麓即如今群馬一帶,鐮倉時期遷入牛込(今東京新宿區)落地生根。一再毀於大火和太平洋戰爭,多次整建屹立不倒。2009年脫胎換骨,由當紅建築大師隈研吾融合了現代建築材料和構思,呈現給人們具現代美學,古今結合的新穎神社,不僅是神樂坂上的參拜名所,也是當地備受注目的設計景點。已經是掌燈時分,未及細細觀賞。






神樂坂駅旁邊有一個生活藝文空間la kagu,也由隈研吾設計,與赤誠神社相呼應。


搭車去新宿晚餐,飯後欲一窺當地居酒屋一條街--思い出横丁,體驗一番下町風情。結果使人大失所望,店鋪座位擁擠逼迫,煙熏火燎,據說許多檔主不再是日本人。絲毫沒有歐洲酒吧放松舒適的氣氛,顧客中很多洋人,也許出於獵奇的心理吧。



(其它遊記請參閱:"萍踪浪影""歐洲紀行""浪跡天涯"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